魏厚喆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进一步推进豫西地区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提案”收悉。经征求并汇总省农业农村厅、省卫生健康委的协办意见,现答复如下:
我省是中医药文化重要发祥地,也是中药材资源大省、生产大省。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省直相关部门把中药材产业作为富民产业、健康产业和生态产业来重点打造,积极探索产业发展的新机制、新途径和新模式,走出了一条健康发展新路。截至2023年底,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570万亩,连续6年居全国前列;近40种道地药材品质优、行业认可度高,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形成了伏牛山、大别山、太行山、怀药区和黄淮海平原五大优势道地产区。豫产道地药材的影响力、美誉度,以及质量效益、竞争力大幅跃升。
豫西地区是我省传统道地药材产区,有“天然药库”之美誉,中药资源非常丰富,围绕支持豫西地区中医药产业发展,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政策规划引领
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中医药振兴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河南省培育壮大生物医药产业链行动方案》等政策,陆续公布了《河南省道地药材目录(第一批)》、《河南省趁鲜切制中药材品种目录》,积极引导省内药品生产企业提升中药材管理水平,从源头管控中药材质量,打造以“十大豫药”为基础的豫药品牌,其中,艾、连翘、山茱萸、夏枯草、冬凌草、西红花等豫产道地药材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丹参、黄精、杜仲等品种在全国都有品种优势。2024年2月27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中医药强省建设大会,会上“河南省中医药科学院”正式揭牌,其围绕新型研发机构和开放型服务平台的职能定位,推进资源整合和共享,构建出了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中药资源研发、信息文献研究、高水平人才集聚、产业发展等6大体系。
二、促进技术人才培养
省农业农村厅在渑池县组织举办了全省中药材生产技术培训班,三门峡、洛阳、平顶山等中药材生产技术推广部门业务负责同志60余人参加了培训;利用嵩县车村镇、灵宝市苏村乡和卢氏县潘河乡、双龙湾镇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联系点,先后组织开展人才培训8次,为当地培训技术骨干300多人;发挥河南省中药材产业专家服务团和河南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专家资源优势,定期组织会商研判生产形势,及时制定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和防灾减灾指导意见,指导农民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新模式;组织专家指导组深入豫西地区生产一线,开展多种形式的现场指导服务,每年均在30场(次)以上,确保关键技术措施落实落地。省药监局每年组织线下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培训、药物警戒(GVP)培训,努力提升我省药品检查员队伍能力;自2023年起,省药监局每半个月进行一次药品GMP知识线上培训,邀请国家级检查员、药品生产企业专家对全省检查员和企业人员讲解相关知识;省药监局组建省药品学习微信群,对药品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进行普及,每天两条,持续进行,已宣贯19个法规。通过以上举措的实施,促进了我省技术人才的培养,提升了技术指导水平,加强了我省检查员队伍的能力建设,加快了我省规范化生产的发展进度。
三、规范生产基地建设
省农业农村厅大力支持豫西地区开展道地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建设,引导中药材种植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生态化发展。一是支持卢氏、渑池、禹州、嵩县等县(市)开展中药材基地建设,组织认定了卢氏县名杰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连翘生产基地、河南协盛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丹参生产基地(渑池)、河南鑫浩农林科技有限公司苍术生产基地(灵宝)、洛阳君山制药有限公司连翘生产基地、叶县神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牛至生产基地、禹州市中瑞农业园林有限公司禹白芷生产基地等8家豫西地区中药材基地为河南省道地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二是认定禹州市中瑞农业园林有限公司禹白芷生产基地、洛阳君山制药有限公司连翘生产基地为河南省经济作物现代技术示范基地。
省药监局正会同省农业厅、省林业局、省中医药管理局制定《河南省贯彻落实<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实施意见》。目前已经完成征求意见稿起草,正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待修改完善后及时印发。该实施意见鼓励中药生产企业将质量管理链条向中药材产地延伸并使用符合GAP的中药材,努力打造“豫药”品牌,促进中药质量提升,为实现我省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作出新贡献。
四、提高资金扶持力度
我省编制印发的《河南省培育壮大生物医药产业链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畅通要素链,统筹发挥基金作用,支持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和产业园区单独设立生物医药产业引导基金。优化金融服务,引导金融机构稳步增加生物医药长期贷款,扩大“科技贷”“专精特新贷”规模,提升中小微企业首贷率和信用贷款比重。制定生物医药产业链图谱和招商路线图,借助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重大招商活动,聚焦生物医药短板弱项,着力招引医药国内百强企业和世界500强企业。
2024年6月5日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