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举行“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第十八场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和解读河南市场监管和药品监管部门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方面的进展情况和成果成效,并回答记者提问。
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办公室主任 常轶旸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提出了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建设质量强国、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等一系列市场监管领域的部署要求。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系列主题的第18场新闻发布会,很高兴邀请到省市场监管局、省药监局负责同志出席,向大家重点介绍我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强化市场监管和药品监管工作,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关注的问题。
首先,介绍一下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发布人:
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田文才先生;
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省药监局党组书记、局长雷生云先生;
省市场监管局药品安全总监李国辉先生;
省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总监庆凌先生;
省市场监管局总检验师佟桁先生。
下面,先请田文才先生介绍全省市场监管工作情况。
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田文才: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媒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向大家介绍全省市场监管部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有关情况。在此,我代表省市场监管局,向新闻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长期以来给予市场监管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的关键之年。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紧扣实施“十大战略”、建设“十个河南”等全省中心工作,统筹打好“强主体、稳市场、提质量、促创新、保安全”组合拳,着力为推进全省高质量发展、增加人民福祉贡献力量。重点做了六方面工作:
第一,推进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稳定经济发展“基本盘”。经营主体是稳经济、稳增长的根基,是保就业、保民生的重要支撑。我们始终把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作为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释放内需潜力的重要抓手,牵头制定《河南省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市场化专项方案》《河南省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若干措施》等,为各类经营主体发展提供政策支持。纵深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将“水电气暖网”报装纳入企业开办平台,压减审批环节30%以上。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治理,督促退费7211.7万元。投入400余万元支持中小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实施“提质强企”、信用助企、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培育等行动,助推经营主体渡难关、增信心、提质量、谋发展。截至11月底,全省经营主体总数居全国第4位;企业个体比达38.93%,较2022年底增长2.54个百分点。
第二,严格规范市场秩序,把好市场监管“公平尺”。我们坚持规范监管和推动发展并重,为各类经营主体创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空间。严格竞争政策实施,开展公平竞争政策措施增量审查、存量清理,全省共审查文件5904份、修改废止260份。实施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和“反不正当竞争‘守护’”行动,查办案件317起。牵头实施网络市场促发展保安全专项治理,清理违法信息20.72万条,关停网站、账号、小程序等5995家,查办案件1043起。加强广告业监管,监测广告41万条,查处案件1451起。开展民生领域“铁拳”行动,查办案件44974起,移送公安机关128起。始终用心用情办好每一个案件,让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我省“法治下基层”、信用风险分类监管等做法,被市场监管总局肯定、推广。
第三,深入实施质量强省战略,夯实高质量发展“硬支撑”。质量是发展之基、利民之举、强省之策。我们着力实施企业质量提升梯次培育行动,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政府质量奖培育库,入库企业1500家,我省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卫华集团有限公司、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入围第五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候选名单。强化品牌建设,打造“美豫名品”河南公共品牌,培育“美豫名品”入库企业904家,年底前拟认定一批“美豫名品”。建强质量基础设施,我省获批筹建国家农机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为河南乃至全国农机装备产品提供全溯源链、全寿命周期、全产业链的计量测试技术服务。全省累计颁发有效认证证书104160张,同比增长9.8%;获证组织31782家,同比增长6.5%。围绕全省7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28个重点产业链,狠抓重点产业质量提升,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94.95%,较2020年提升2.4个百分点。
第四,强化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激活创新发展“原动力”。今年9月,省政府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召开共建高质量现代化知识产权强省推进大会,明确了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任务表、施工图,鼓励创新、支持创新的氛围更加浓厚。我们着力构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服务体系,为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注入强劲动能。在提高保护效能方面,牵头制定《河南省专利促进和保护条例》,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加强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调解,相关做法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国推广。在加大创造力度方面,加强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建设,开展“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截至目前,全省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8.07万件,同比增长22.8%;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8.17件,同比增长23.6%;PCT国际专利申请量289件,同比增长80.6%。在加强转化应用方面,设立省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资金,专利质押融资额18.75亿元。在全国率先开展专利开放许可试点,让创新成果下“书架”上“货架”,加快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第五,扎实推进标准河南建设,打造出彩河南“新标识”。日前,《河南省标准化条例(草案)》经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拟于年底前出台,这是我省建设标准河南的又一重要成果。根据省委部署,我们将标准河南建设细化成“十大工程”、“七大行动”、40项具体任务,并协调省财政厅将标准河南建设专项经费纳入省级财政预算,每年拨付3000万元专项资金。今年以来,我省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11项,其中3项电力和2项超硬材料国际标准获批立项,实现历史性突破;制修订国家标准236项;发布省地方标准139项,河南标准化体系更加健全。全省获批创建农业、工业、服务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领域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5个,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10个,标准化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第六,守稳筑牢市场安全底线,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我们牢记安全大如天、责任重如山,始终以“零容忍”态度防风险、保安全。严把食品安全关,开展农村食品、校园及周边食品、网络食品安全等专项整治,完成食品抽检34.09万批次,全省34.78万户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实现包保督导全覆盖,我省在2022年度国家食品安全考核中被评为A级等次,郑州市成功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严把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关,开展电线电缆、燃气用品等18种重点产品隐患排查治理,抽查产品15142批次,处置不合格产品594批次。严把特种设备安全关,开展特种设备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燃气安全督导检查,全省1800余家气瓶充装单位实现可追溯管理,96333电梯应急处置平台实现40余万台乘客电梯全覆盖。严把人民群众放心消费关,着眼让群众更加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开展“放心消费在中原”系列活动,新增放心消费创建示范主体15966家、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主体7120家,实现全省县(区)全覆盖。受理消费诉求207.6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45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锚定“两个确保”、深入实施“十大战略”等中心工作,牢牢把握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躬身入局,担当作为,以高效能市场监管服务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常轶旸:
谢谢田局长的详实发布!接下来,请雷生云先生介绍全省药品监管工作情况。
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省药监局党组书记、局长 雷生云:
新闻媒体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药品安全作出了“四个最严”等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和重要论述,对全面加强药品监管能力建设、推进中医药守正创新、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等作出了高瞻远瞩的决策部署,为推进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药品监管工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中持续探索创新,持之以恒强监管、保安全、优服务、促发展,守牢了药品安全底线,有力助推了我省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下面,我从三个方面作简要介绍。
一是突出“严”的基调,强化监管执法。周密部署推进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全面排查化解“两品一械”质量安全风险隐患,严查重处违法违规行为;截至11月底,全省共检查“两品一械”生产经营使用单位21万家次,查处一般程序违法案件5973件,移送司法机关案件42件。实施省局统筹监管、分局日常监管、派驻检查员驻厂监管三级疫苗生产监管工作机制,深化疫苗流通使用环节专项检查,有力保障了疫苗全链条、全生命周期质量安全。突出抓好重点品种监管,深入开展中药饮片、集采中选药品、医疗机构制剂、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生产经营、网络销售药品等专项检查,集中开展医疗器械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和化妆品“一号多用”违法行为专项检查,组织开展全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示范性应急演练,全省药品安全形势持续保持稳定。
二是做细“优”的服务,助推产业发展。聚焦进一步促进我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出台了25项具体支持措施,开辟药品引进绿色通道,为18家生产企业引进外省优质药品办理了许可审批;出台实施“一件事一次办、有诉即办、审批事项免证可办”“行政许可到期前提醒”等优化服务措施,审批时限平均压缩至法定时限的三分之一。完成新版《河南省中药材标准》制修订工作,收载我省习用中药材品种138个,发布实施省级中药配方颗粒品种标准172个,目前我省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品种达437种;出台支持我省中药饮片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具有河南炮制特色的中药饮片品种在医疗机构先行先试,全力服务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施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审评审批绿色通道制度,11个创新产品获批注册,出现一批高端检验设备、人工智能诊断设备,医疗器械产业呈现高端化发展趋势。
三是聚焦“专”的目标,深化能力建设。紧扣推动药品监管专业化、现代化的目标,持续深化职业化专业化药品检查员体系建设,省级药品专、兼职检查员达1431人。投资1.8亿元的省医疗器械检验检测能力建设项目基本完成,疫苗批签发中心已获得5个疫苗和9个血液制品相关项目的国家实验室资质认可,市县药品监管能力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支持郑州大学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中心通过国家药监局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填补了我省药物非临床研究机构的空白。“智慧药监”平台建设持续深化,药品安全智慧监管“千里眼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效,远程监管体系初步构建,通过视频对接企业1449家,精准、高效开展远程检查5737家次,以信息化引领药品监管现代化迈出了坚实步伐。
下一步,全省药品监管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力为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和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一是坚决守牢药品安全底线。纵深推进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深入实施分类分级监管和精准治理,压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强化大案要案查处,为全省大局稳定尽责任、作贡献。二是大力支持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继续优化审评、核查、检验、审批衔接联动机制,全程服务创新药械研发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聚力推动创新药、现代中药和高端医疗器械上市及产业化。宣传推广新版《河南省中药材标准》,开展中药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支持我省优势企业生产中药配方颗粒,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三是统筹提升专业监管能力。深入推进职业化专业化药品检查员队伍建设,积极推进启动省口岸药品医疗器械检验检测中心二期建设项目,推动疫苗批签发能力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强化智慧药监平台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和综合应用,积极探索“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新模式。
谢谢大家!
常轶旸:
谢谢雷局长的详实介绍!接下来,欢迎记者朋友就本场新闻发布会关注的内容进行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人民日报·人民网记者:
经营主体作为经济的力量载体,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百姓生活。请介绍一下,河南在优化市场环境、促进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方面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谢谢。
田文才: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经营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保经营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发展经营主体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省市场监管局对培育促进经营主体高度重视,出台帮扶措施,提升服务效能,激发经营主体发展活力。截至11月底,全省实有经营主体1080.9万户,较2022年底增长4.5%。其中,实有企业297.2万户,较2022年底增长9.8%;实有个体工商户763.3万户,较2022年底增长2.6%;实有农民专业合作社20.4万户,较2022年底增长1.2%。
一是持续凝聚合力,全方位支持经营主体做强做大。充分发挥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汇聚各职能部门优势,围绕提升经营主体的存活率、活跃度、营收水平、贡献度、创新能力等要素,去年提出六个方面24条支持举措,今年提出25条工作要点,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谋篇布局。同时针对个体工商户这一中国特色的经营主体,从降低经营成本、减轻税费负担、强化金融支持、优化营商环境、支持创业创新、加大服务供给六个方面出台28条专项措施,有力提升了个体工商户的政策获得感,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
二是持续深化改革,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在去年实现个体工商户智能登记的基础上,今年在郑州、平顶山试点推行企业智能登记,实现企业设立登记“自主填报、系统核查、即时审核、事后复核、实时出照”。进一步将“水电气暖网”报装纳入“企业开办+N项服务”,企业开办实现社保登记、公章刻制、发票申领等8项事务集成化办理。同时,聚焦经营主体退出难题,支持郑州试点开展吊销未注销企业公益清算强制退出改革,联合省法院探索开展企业强制清算与破产登记事项便利化改革。
三是持续强化监管,打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制度,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是市场监管的一项重要职能。截至10月底,全省共审查涉及经营主体的政策措施5904件,对260份问题文件进行了废止或修改。加大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今年以来全省共查处垄断案件线索71件,立案反不正当竞争案件167件,传销案件54件,罚没1.5亿元。持续加强水电气、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价格行为监管,今年以来共检查各类单位2265家,查处各类违规收费案件200件,退费金额合计7211.7万元。加大对网络售假、虚假宣传、虚假促销、刷单炒信、恶意诋毁等违法行为的治理,今年以来共查处违法案件6943起。其中,查办的“淘单100”系列案件,改变了通过快递空包单号进行刷单炒信这一灰色产业链的游戏规则,净化了快递市场环境。在2023民生领域“铁拳”行动中,重点查处了一批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筛选出了十大典型案例,会后将予以公布。
经营主体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经济发展总体情况和各项宏观政策在微观层面的投影、折射。服务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永远在路上。作为和经营主体联系最为紧密的政府部门,我们将紧紧围绕党中央的要求、国务院的部署,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和广大经营主体的期盼,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通过服务保护高质量的经营主体,实现经济社会更高质量的发展。谢谢!
中国市场监管报记者:
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对质量强国建设进行了战略部署。想了解一下,河南在推进质量强省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谢谢。
省市场监管局总检验师 佟桁:
谢谢你对质量强省建设工作的关心支持。近年来,省市场监管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质量工作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质量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深入推进质量强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坚持高位统筹谋划,质量强省建设工作机制日益完善。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质量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将质量强省纳入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列入省委常委会会议2023年工作要点,今年5月,省政府召开质量强省、品牌战略暨标准河南工作会议,部署安排全省质量工作。目前,我省有9个城市获批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有56个县(市、区)获批创建河南省质量强县示范县,2022年兰考县入选全国推进质量强国建设工作成效突出地方,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
二是实施质量提升行动,产业质量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把质量提升深度融入产业发展全链条,聚焦7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28个重点产业链,开展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行动,积极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加强全面质量管理,锻长板、补短板、强弱项。2021-2023年,投入资金594万元,对671家“专精特新”企业开展质量管理提升行动,培训企业数4795家、培训人员数量13504人次,产品合格率普遍提高1%以上,成本降低2%以上,每年增加效益5亿元以上。
三是加强品牌建设,质量品牌竞争力更加显著。认真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品牌发展战略 推进“美豫名品”公共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了“美豫名品”制度体系、标准体系、评价认定体系,联合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河南省商务厅、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了《关于开展2023年度河南省“美豫名品”公共品牌评价认定工作的通知》,在全省制造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开展“美豫名品”评价认定工作,目前,已申报企业289家,力争年底前后,评价认定一批“美豫名品”。加强政府质量奖梯次培育,我省共获得中国质量奖1个、中国质量奖提名奖16个;共有68家企业获得省长质量奖,23家企业获得省长质量奖提名奖。
四是建设高水平质量基础设施,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大幅增强。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省已建成国家质检中心42个、省质检中心93个,省级发证的检验检测机构达3135家。组织开展“质量基础设施进十城入百园助千企”专项行动,目前全省共有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106个,为13348家企业开展计量、标准、认证、检验检测、质量管理等“一站式”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833个,为企业减免费用2791万元、节约成本9863万元,带动就业95016人。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计量工作的实施意见》,组建7个省级计量专业技术委员会,筹建3个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和4个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发布省级计量技术规范41项,为3000多家中小企业提供计量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质量工作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质量工作决策部署,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力推进质量强省建设,着力推动我省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实现“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作出积极贡献。谢谢!
河南日报记者:
食品、重点工业产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是市场监管部门的重要职责。请问,我们在守牢安全底线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谢谢。
省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总监 庆凌:
谢谢你的提问。保障食品、重点工业产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是我们守底线的任务。全省市场监管系统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最严”要求,切实履行安全监管责任,坚决防范重大安全事件发生,安全形势总体稳定。
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一是深化各方责任落实。综合运用巡视巡察、督查督办和评议考核、督促落实等措施压实地方党委政府责任,全省近10万名包保干部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开展常态化包保督导:利用日常检查、飞行检查、通报曝光等手段,严格落实监管责任;食品企业全部设立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使企业主体责任有人员、能落地。二是深化专项治理整顿。部署开展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强化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治理,特别是把农产品源头治理、校园食品安全守护、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等作为重点,解决好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组织开展“铁拳”行动,始终保持严打态势,今年前10个月,共查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2.07万件。三是深化食品安全省建设。全域推进食品安全省建设,实现食品安全县创建全覆盖;全省8个省辖市正在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郑州市已被国务院食安办命名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四是深化巩固共治格局。持续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食品安全“五进”等活动,建成食品安全主题公园178个、科普基地1613个。健全“基层吹哨、部门响应”食品安全问题发现机制,开展“你点我检”“你我同查”直播等活动,引导公众参与监督。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党政同责,推动食品安全省建设提标提质,强化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全链条持续治理“餐桌污染”,进一步构筑全社会共同守护食品安全的“铜墙铁壁”。
在重点工业产品安全监管方面,一是强化工业产品质量安全“两个责任”落实。深入推进工业产品生产和销售单位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两个规定”落实,建立省级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信息平台,实时实施动态管理,制定企业责任清单、监管清单和督查清单,完成5254家生产销售单位分层分级管理,落实质量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制度。二是强化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控。聚焦重点区域、重点产品,对燃气用具、危化品、电线电缆等18种重点工业产品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立案查处520起,曝光违法案件68起,约谈企业534家。设立危险化学品等16个省级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站,坚持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处置原则,对儿童玩具、醇基燃料等19种重点产品质量安全进行风险监测。三是强化技术帮扶提质强企。聚焦中小微企业组织技术专家“把脉问诊”,对770家儿童及婴幼儿服装企业开展“一对一”技术帮扶,解决质量问题242个,儿童及婴幼儿服装产品整体质量合格率提升23个百分点。
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方面,一是开展企业主体责任年活动。深入推进特种设备生产和使用单位主体责任“两个规定”落实,组织对850家特种设备生产单位、气瓶充装单位的特种设备进行现场抽查。二是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重点开展小型锅炉、压力管道等5个专项整治,及时发现存在的风险隐患并督促及时整改。三是开展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截至11月底,全省系统共出动检查执法人员4万余人次,立案查办违法案件267件,曝光典型案例58起,责令停产停业17家,查办重大案件9件,移送司法机关3件,有力打击了各类燃气违法违规行为。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河南广播电视台记者:
我们注意到本月初颁布实施了新修订的《河南省中药材标准》,请问新标准主要是基于什么背景和现实需求制定的?又有哪些特点和创新之处?谢谢。
省市场监管局药品安全总监 李国辉:
谢谢你的提问。河南作为中医药重要发祥地,也是中药材资源大省,中药材品种数量、种植面积居全国前列。近年来,我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出台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河南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等重要政策文件,为完善中药材标准,促进中药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
标准是引导中药产业规范发展的基础,也是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我省于20世纪90年代初分别颁布了两版《河南省中药材标准》,共收载中药材品种114个。由于老版的中药材标准已使用30多年,与当前我省中药产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存在与国家标准重复的品种,不符合“已有国家标准的药材”不得收载入地方药材标准的要求;存在“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问题;需要增加新的收载品种,包括我省临床习惯使用的药材品种、我省企业生产中药饮片所使用的原料药材没有国家标准的品种等。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决策部署,加强我省习用中药材的管理,充分开发利用我省中药材资源,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推动中药产业发展,省药监局于2020年4月启动了《河南省中药材标准》修订工作,经过三年多的不懈努力,全部完成标准修订必经程序,于2023年8月编制完成《河南省中药材标准》(2023年版),今年12月1日颁布实施。
新版《河南省中药材标准》共收载河南省地区习用中药材品种138个,其中保留原版《河南省中药材标准》品种38个,新增地区习用药材品种100个。其主要特点和创新有三个方面:一是注重与国家标准的衔接。严格遵循药品监管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有关要求,对标准的项目和内容进行全面增修订,对国家药品标准中未收载的我省习用中药材进行补充,收载的品种基本反映了我省中药材的特色。二是注重体现标准的技术创新。在修订过程中注重引入新技术、新方法,将成熟的现代分析技术用于品种的检测,严格控制药材质量。三是注重起草说明的实用性。每个标准正文均附起草说明及药材原植(动)物图片、药材实物图、显微特征图等,用于指导本版标准的实际应用。
可以相信,新版中药材标准的出台,将会有效规范我省中药材种植、加工和使用,对充分开发利用我省中药材资源、促进我省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产生重要促进作用。谢谢!
大河健康报记者:
我们关注到,近年来,省药监部门在智慧监管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具体做法有哪些?谢谢。
李国辉:
谢谢你对药品监管工作的关注。机构改革后,省药监局面临新职责、新任务,也面临新时代药品监管工作的新考验、新挑战。一方面,产业规模较大带来监管任务繁重的压力。我省是药品、医疗器械生产消费大省,现有药品生产企业367家,药品批发企业692家、零售连锁总部397家,二、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831家,这些医药生产经营主体由省药监局直接监管,监管人员与监管任务不匹配的矛盾较为突出,迫切需要运用信息技术提升监管效能。另一方面,产业创新发展提出监管方式转变的需求。近年来,医药产业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新技术、新工艺、新业态不断涌现,原有监管理念、方式、手段明显滞后于产业信息化发展步伐,迫切需要运用信息化技术加快创新监管方式方法,推动智慧监管与产业信息化、智能化“同频共振”。
2022年8月,药品安全智慧监管“千里眼工程”全面启动运行,实现了对全省在产药品制剂生产企业、药品批发企业和零售连锁总部、第三类医疗器械和疫情防控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远程监管全覆盖,建立起借助远程监控实时监测风险、借助移动终端实时开展检查、借助关键数据实时进行预警的“三位一体”远程监管新模式,对企业做到了既“无处不在”,又“无事不扰”,不仅有力保障了药品质量安全,还同步推动了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呈现了“保安全”和“促发展”的双赢局面。
智慧监管不仅是监管手段的创新,更是监管方式的深刻变革。下一步,省药监局将坚持以信息化引领监管现代化,统筹提升“千里眼工程”应用水平,着力推动智慧监管规范化、集成化、专业化,助力赋能药品监管和产业发展。谢谢!
常轶旸:
谢谢各位发布人!今天的现场提问先到这里,如果记者朋友还有其他关注的问题,可以在发布会后,与省市场监管局和省药监局联系,进行深入采访。
媒体朋友们,近年来,全省市场监管和药品监管系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锚定“两个确保”奋斗目标,紧扣实施“十大战略”、建设“十个河南”等中心工作,统筹打好“强主体、稳市场、提质量、促创新、保安全”组合拳,在服务全省发展大局、促进经济平稳运行、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希望新闻媒体的朋友们持续关注和支持我省市场监管和药品监管工作,积极宣传河南全力推进市场监管领域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和成效,努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再次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记者朋友们!再见。
责任编辑: